Tag: Confucianism 儒家思想

2018 March 23 1

会通与嬗变(明末清初东传数学与中国数学及儒学理的观念的演化)(精) (Integration and Transmutation – The meeting of Western mathematical idea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athematical and Confucius philosophie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ISBN: 9787532578337

By Librarian

由宋芝业所著的《会通与嬗变(明末清初东传数学与中国数学及儒学理的观念的演化)(精)》一书主要主要涵盖两方面研究成果。一是推进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想方法--古数复原。二是在这一思想方法指导下对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东传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轨迹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这一时期中国数学发展的特点是中西数学会通,中国传统数学和儒学理的观念在会通过程中发生了嬗变。

2018 March 23 0

Heaven * authentic humanity: the quasi-Chinese scientific thinking (The Tao of Heaven-Earth-Human Chinese-Trinity: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天道·地道·人道:中医科学性的准思考 ISBN: 9787507734669

By Librarian

中医科学性是必须进行论证的,否则,中医在中国,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就是一句空话。《天道·地道·人道:中医科学性的准思考》一书,运用赤道坐标系观测知识,展示了古代中国天文学那堪与现代天文学相媲美的科学时空观念。运用五大行星变化规律,阐明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介绍了中华文明“气”科学理论准确内涵。在证实历法科学性基础上,为证实中医学术理论科学性开了先河。不仅可以启发更多相关学科的学者,从更宽广的视角与更深远的空间,来聚焦中医科学性,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医科学性的理解与阐发。

中医科学性问题,历来颇有争议。中医所命名的脏腑,经络,不是与解剖出来的人体器官直接对应,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直接对应。阴阳五行八卦、干支这些气数,是远古中华民族先哲,根据北斗徊转,五大行星迁移与气候变化相互感应规律所制订的历法。

本书中涉及到的中华传统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知识,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内在科技含量予以深刻揭示,应该说这些内容,是比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珍贵的,值得广泛宣扬与推广。

目录
引言 中医是黑箱还是水晶球
第一编 中医学术理论源在何方
 在揭示中医科学性问题上中医专业人士的缺席
 一、有关死刑、死缓、起死回生的病例
 二、不证实中医的科学性,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就难以被认可
 三、阴阳五行的科学性是探询中医学术理论科学性的切入点
 四、阴阳五行与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节相通
 五、与其他学科专业人士共同揭示中医学术理论科学性的必要
 中医一西医,同医不同一
  一、中医学不以解剖实物命名人体器官
 1·所言“节”者,神气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2.气血在人体经脉的运行与天地纲纪十二支直接对应
  3.中医命名人体器官的依据是“天人相应”规律
  二、中医不以生理、病理、生物化学作为基础理论
 1.“感性直观经验”论抽掉了中医学活的灵魂
  2.“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三、中医不以西医的医理进行治疗
  四、摆脱西学思维方式的桎梏
 1.不揭示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的准确含义,中医自身就缺乏活力
  2.母语流失,文化贬值,中医、中华传统科学思想文化丧失了合法话语权
  3.“学术不分中西”的恶果
  4.中医自我的悲哀在于没有找回能够正确指引航向的罗盘
 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是中医理论的根
 一、被掩盖的阴阳五行、八卦、干支
  二、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只能还原到二十四节气
 1.古人一定不会以为木生火即钻木可以取火,水生木即树木得水才能繁荣
  2.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与彝族十月历
  3.十二支纪十二月的历法
  4.阴阳五行八卦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与彝族十月历息息相通
  5.依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十干、十二支与八卦
  三、十干、十二支的物候依据
  四、中医理论的根
 五、通过实实在在的古代中国天文学知识来确定真理
 阴阳五行——美丽优雅的普世真理
 一、阴阳五行与四时五季的区别
  二、阴阳五行——中医学及中华文明的科学物质生成观念
  1.阴阳五行学说与基本粒子学说都是美丽优雅的普世真理
  2.澄清特异功能与“气功”之间的区别,破解阴阳五行头顶上的伪科学紧箍咒
  三、科学体系不会只有一种,客观真理也不会只有一个
  1.共同的尺度从哪里来
……
第二编 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的时空背景
第三编 天地框架中的气科学理论
第四编 为本真中医精髓鸣冤辩屈

2018 March 16 0

「儒家」遺產與《春秋繁露》Dong Zhongshu, a 'Confucian' Heritage and the Chunqiu fanlu (Chinese version) ISBN: 9789888488483

By Librarian

全書目錄
緒論 001
附錄:外文著作對董仲舒的評價 006
第一章 歷史與思想背景 023
第二章 董仲舒的生平和聲名 045
原始資料的記載 048
後世文獻中的董仲舒 059
董仲舒對時事的回應及對後世的影響 077
小結 079
附錄 079
時代問題 079
《論衡》的記載 084
第三章 董仲舒的著作 087
〈天人三策〉 092
農業和賦稅 106
與匈奴的關係 112
〈士不遇賦〉 116
〈詣丞相公孫弘記室書〉 117
郊祭 119
董仲舒決獄 123
小結 126
附錄 126
〈天人三策〉中班固的角色 126
《前漢紀》和《資治通鑒》中的〈天人三策〉131
《古文苑》132
土地所有權 133
第四章 董仲舒著作中的主題 135
解釋災異 135
選官制度 147
設立學校 155
博士與博士弟子 156
《春秋》 161
常與變:古與今 164
董仲舒對個別人物的批評 169
推明孔氏 171
求雨、止雨 178
素王 185
一統 190
小結 196
附錄 197
主父偃與董仲舒 197
董仲舒與諸侯王 198
《論衡.亂龍》的真偽 202
求雨儀式的季節差異 204
第五章 《春秋繁露》的流傳與真偽 205
「繁露」206
作者和文本的真偽 207
印刷與版本 229
假設 237
附錄 238
黃震所舉「理不馴」的例子 238
常見版本 240
第六章 《春秋繁露》的章節和內容
主題的多樣性 241
《春秋繁露》各篇主題 244
附錄 277
〈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 277
「權」和「經」 279
第七章 《春秋繁露》的主題和問題 281
陰陽五行 282
郊祭 286
質與文 295
「玉英」 307
天數 310
小結 311
第八章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313
三統 318
傳說時代的帝王:三王、五帝和九皇 325
《公羊傳》及吳康的詮釋 330
《白虎通》 332
緯書 339
名號和等級 339
法令及其時代 340
小結 341
附錄 341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341
第九章 結論 355
參考文獻 363
索引 389

2018 March 16 0

(I Ch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 The Series of I Ching Study under the perspectives of Confucianism) 儒学视野下的易学(精)/跨学科视野下的易学丛书 ISBN: 9787562353645

By Tomas 黃炎

史少博著的《儒学视野下的易学(精)》不仅阐释了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视野下象数、义理派彼此消长的易学发展脉络,而且阐释了儒学视野下的”卜筮”说、儒学视野下的”风水”说,并且还阐释了儒学对国外传播中的易学传播。不拘泥传统意义上的易学象数、义理脉络的研究,而阐释儒学视野下的易学,在学术上将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8 March 16 1

诠释学视野下的易学(精)/跨学科视野下的易学丛书 (I Ch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 The Series of I Ching Study under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ISBN: 9787562353577

By Tomas 黃炎

杨效雷著的《诠释学视野下的易学(精)》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借鉴”视域””先行结构”等诠释学理论,总结易学史上各家新说产生的来龙去脉,相互攻驳,吸收西方解释学方法,以不同的视角演绎易学大系的承传,于微观考据和宏观论述都时出新意,可作为易学经典名著的导读之作。

2018 March 13 0

Dong Zhongshu, a Confucian Heritage and the Chunqiu fanlu (China Studies) ISBN: 9789004194656

By Libraria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2 BCE 9 CE) have been studied hitherto on the assumptions that a system described as Confucianism acquired paramount importance and that Dong Zhongshu (ca. 198 to ca. 107 BCE) had been responsible for formulating its principles. In challenging these assumptions, this book examines Dong career and reputation, and his supposed authorship of the Chunqiu fanlu, for long subject to ques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while some parts of that text may well represent the teachings that Dong Zhongshu promoted, some may perhaps date from as late as 79 CE; still others bear an affinity to writings which, banned as being suspect or potentially subversive, survive in no more than fragmentary form.